陕西医疗器械注册代办—敷料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与审评要点总结(一)总结
1、临床评价路径的选择对于敷料类产品有何影响?
临床评价路径的选择至关重要,因为不同路径对产品上市速度和审批程序有较大影响。在评审过程中,会关注产品是否符合免于进行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的要求,以及产品是否按照相应路径进行临床评价。
2、敷料产品应具备的关键性能有哪些?
敷料产品应具备良好的屏障和保护作用能保持伤口局部温湿度平衡,具有一定的水分蒸发率和液体吸收性。同时,理想的敷料还应具备阻菌性,确保无菌环境;具有良好的持粘性和玻璃强度,减少疼痛易于去除;具有合适的酸碱度、重金属总量等化学性能指标。
3、如何根据临床使用时间选择敷料产品的主要指标?
选择敷料产品时,需要结合其接触时间长短,关键指标包括酸碱度、重金属总量,以及后续生产加工工艺中使用的催化剂助剂等。对于接触时间较长的产品,需关注残留物质的限量要求,如藻酸盐敷料的灼烧残渣、凡士林纱布的泥中可溶出物等。
4、生物材料敷料的性能研究内容有哪些?
生物材料敷料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物理机械性能、化学性能以及材料表征。在研究方法学和指标确定方面,应尽可能参考现成的标准或方法学验证。对于含银物质的表征材料,需详细研究其与塑料的结合方式、银的存在形式及粒径范围、价态等并进行脱落释放研究。同时,还应评估纳米材料在产品应用过程中对人体的毒性风险,包括银的存在均匀性、纳米粒子的毒性、释放动力学以及抗菌有效性等。
5、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动物实验研究?
如果产品声称具有抗菌功能、促进伤口愈合功能或细胞毒性三级或四级,以及含有特殊成分如银等,都需要进行动物实验研究。同时,对于动物模型的选择,猪因其皮肤解剖和生理结构与人体相似,被认为是比较适宜的模型。
6、医用敷料如何根据其成分和用途进行分类管理?对于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医用敷料,如何进行管理分类?
医用敷料的分类管理主要基于其成分及作用性质。首先,若产品仅含化学成分、中药材或天然植物提取物,并通过这些成分实现药理学、免疫学或代谢作用来发挥作用,则该产品不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。其次,若产品含有药物成分的同时发挥抗菌作用或其他医疗器械的作用,则按照药械组合产品进行管理。最后,如果产品仅具有医疗器械作用而无药物成分,则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,并根据其具体特点进一步划分为一类、二类或三类医疗器械。对于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医用敷料,在进行管理分类时,首先要明确这些活性成分是否确实具有生物或化学活性作用。若能证明成分无药理学活性,则可直接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;若成分有生物活性但未明确指出或无法证明其无药理学活性,则需要根据分类界定原则进行判断,可能需要按照药械组合产品进行管理。同时,生产者应提前规划产品定位,明确是纯医疗器械还是引入生物活性成分进行药械组合,以降低注册成本和提高注册成功率。